看到這里,想起一個香皂盒封裝的故事:
5 K l/ m+ e) r: E T3 w8 {0 ?
8 m9 |6 l6 i# W9 d& ?/ W話說,有一個企業,叫Unilever,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。使用中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:常常會有盒子里沒裝入香皂。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,于是他們只好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后來負責解決這個問題:設計一個方案,分揀出空的香皂盒。# T; w, g+ a2 A S9 e3 G0 ^
' ]# f* M2 x- C& C0 V/ Y
博士后建立起了一個科研攻關小組,七七八八有十好幾個人,其中有機械、微電子、自動化、X射線探測等各方面的專業人士。攻關小組夜以繼日的辛勤工作,先后花了幾十萬元攻關費用,終于成功解決了問題: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,兩旁的探測器會檢測到,并且驅動一只機械手把空皂盒推走。) F1 P0 \5 E7 u+ \: @3 V* `
$ N; {5 ^1 Z/ m" ^
話說,中國南方有個鄉鎮企業,和Unilever買了同樣的生產線。自然,空皂盒的問題也同樣存在。老板很惱火,指著拉長的鼻子說:你TMD給我把這個搞定!3 X+ a5 l5 T* @# V& y u
4 |# N! H2 F ~ r. n. L- Q
拉長圍著生產線走了幾十個來回,果然想出了辦法:他在生產線旁邊放了臺大功率風扇,猛吹之下,裝了香皂的皂盒紋絲不動,空皂盒自然會被吹走。2 t$ [2 u! Q, i6 V& t
7 ~# ^" d- S, s0 R( ?& G! b 鄉鎮企業拉長和博士后攻關小組解決了同樣的問題。成本的差異,是幾百元比幾十萬。
4 Y) _1 i$ X- \5 J4 C1 D
$ W$ a% v* o U, U/ A 鄉鎮企業老板得意的笑了。看故事的你也許也一樣寬慰地笑了:"看!中國人多聰明!以這么小的投入解決了問題。埋頭苦干的外資企業,真是愚蠢啊!"中國制造之所以一直是"中國制造",不能成為"中國創造",可能就是因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判斷和評價體系中,過多對這種"急智"、"小聰明"沾沾自喜,輕視了真正的投入和研究,輕視了自主創新。我們太善于耍小聰明,太擅長從面子上解決掉問題,而常常忽略了從根本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。
/ x' D. n% F' y) a7 ]% ]$ ~/ I3 f1 L. I% K5 c* B& N
過了兩年,香皂行業競爭加劇,不怎么賺錢了,鄉鎮企業小老板馬上改行搞別的,而Unilever因為投入太大,沉沒成本太高,只有在原來的經營領域內堅持再堅持,嚴格成本控制,大量投入在自主創新及品牌、渠道建設上,終于成了老字號,變為成功的大企業集團。
6 i1 d* _6 [4 V5 M |